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支点论文范文 生活原型给儿童一个理解数学知识支点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支点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1

生活原型给儿童一个理解数学知识支点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支点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支点app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摘 要] 数学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原型”,同时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阐述了“生活原型”的数学化意义,以及探寻在“生活原型”中如何运用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知识;支点;理解;生活原型

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阿基米得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 ”在“理性化”的数学学习中,儿童同样需要一个理解数学知识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 所谓“生活原型”,是指儿童从抽象的数学中所找出的蕴涵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生活经验、生活事例、生活表达等. “生活原型”是沟通“生活”和“数学”的桥梁和纽带.

“生活原型”的数学化意义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 数学教学中,需要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原型”,同时需要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即建模)(例如数学史上的“七桥问题”). 因此,儿童数学教学就是在“抽象数学”和“生活原型”之间来回穿行.

1. 重视“数学模型”向“生活原型”的过渡

数学教学是一种缘于儿童生活,在儿童生活中展开,又运用于儿童生活中去的教学模式. 儿童的前数学生活经验、知识经验、文化经验等都是儿童数学教学的基石,是儿童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教师要重视儿童从“数学模型”向“数学原型”的过渡. 例如,教学“确定位置”(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4册)时,笔者引入了儿童生活于其中的“校园平面图”,让儿童寻找东、西、南、北各有什么建筑物,并让孩子们说出谁在谁的哪一面. 如此,冷美的数学变得温暖起来、亲近起来!

2. 重视“生活原型”向“数学模型”的提升

在儿童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儿童的思维获得发展,必须将“生活原型”向“数学模型”进行提升,以便让儿童经历“数学化”“公理化”“形式化”的提升过程.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在孩子们通过画一画周长、滚一滚周长、量一量周长后,笔者继续引导儿童:用一根绳子系着一个重物,甩臂一周,重物形成了一条可感知的轨迹,启发儿童思考——如何算出轨迹的长度?由此,让儿童的“生活原型”向“数学模型”——“C等于πd”过渡,有效地激发了儿童的认知冲突,提升了儿童的思维!

3. 重视对数学“原型化”的处理

数学教学中,有些原型是可以直接“拿来”的,而有些原型是需要教师加以适切改造的. 对数学进行“原型化”处理应该从儿童的需求、个性,儿童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认知特质等方面进行考量. 例如,教学“认识方向”(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4册),笔者通过研读教材,增加了儿童喜欢玩耍的“跳跳棋”游戏,让儿童在“玩”中掌握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的方向概念,在游戏中获得概念的理解,增进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生活原型”的数学教学策略

运用探寻

如何找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原型的结合点,让儿童理解数学知识的切入口更小,和生活联系更紧密,对数学概念理解更深刻?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而且必须给儿童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感悟和深刻认知,并在感悟和认知的过程中进行数学分析、数学归纳、数学演绎、数学比较等,进而培养儿童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1. 数学还原策略

“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被遗忘的基础. ”(胡塞尔语)在数学知识远离生活之后,我们需要时时回归到生活的源头处,去找寻数学和生活的关联,让知识进入儿童的生活,在儿童的生活中帮助儿童理解抽象化的数学知识. 例如,二年级的孩子对乘加、乘减算法顺序缺乏理解,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时常让儿童通过算式寻找生活意义,让儿童在“抽象算式”和“形象意义”之间来回穿行. 例如“50-5×9”,一个孩子编故事说道,“妈妈在超市中买了5条毛巾,每条毛巾9元,妈妈付给营业员阿姨50元,营业员阿姨应该找回多少元?”如此,抽象的算法获得了感性的生活支撑,“死的算式”也就获得了“活的意义”.

2. 数学体验策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语)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让儿童获得深刻的数学体验,让儿童“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例如,教学“千米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5册)时,考虑到“1千米”是一个“大概念”“大数据”,因此很多孩子们对“1千米”的感知都是模糊的,缺乏正确的认知. 基于此,笔者将孩子们领出课堂、带到操场,让孩子们在操场上慢跑1圈(200米),并让孩子们记录时间,初步建立“200米”的数学模型. 然后借助“数学模型”进行推想:依照这样的速度,走5圈大约用多长时间?并且让孩子们估算从家到学校的路程. 通过体验、推理、反思、估算等数学体验活动,达成对数学抽象化知识的生活化建构.

3. 数学实验策略

数学不仅仅是“纸笔数学”,更是“猜想数学”“验证数学”“实验数学”. 某种意义上,数学学习就是儿童的“数学实验”或“数学准实验”. 在数学实验中,儿童主动经历数学观察、数学猜想、数学操作、数学推理和交流等诸多数学活动.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2册),笔者首先让孩子们通过画图回顾“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渗透转化思想. 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萌发猜想:圆锥应该转化成什么形体呢?长方体、正方体还是圆柱体?几乎所有孩子都认为“圆锥的体积应该转化成圆柱的体积”,因为它们都是“由曲面围成的形体”. 那么,转化成怎样的圆柱呢?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转化成“等底等高”的圆柱,因为只有“等底等高”,才便于圆柱和圆锥进行比较. 在此猜想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让孩子们猜想:圆锥的体积大约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呢?这时大部分孩子都认为是“”,理由是“直角三角形经过旋转所形成的轨迹是圆锥,长方形经过旋转其轨迹是圆柱,而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圆锥的体积也就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一半”. 接着,笔者让孩子们选择素材,他们一致选择水,因为水几乎没有空隙,如此实验将非常准确. 最后,笔者放手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实验、演示、验证. 经过分组实验、小组交流后,在令人信服的数学实验面前,孩子们推翻了原先的猜想,得出了科学的数学结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4. 数学游戏策略

在古希腊语境中,“游戏”和“教育”的词根是一致的,都是指儿童的活动.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儿童,数学活动应蕴涵“儿童味”,应让数学活动成为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即让活动成为儿童的一种“游戏”. 美学家席勒说得好,“人只有在游戏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 不仅如此,数学游戏更体现着一种教育的精神:自由精神、平等精神和创造精神. 通过数学“游戏”,让儿童找回失去的“生活原型”. 例如,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笔者让孩子们分成两组,用两颗骰子同时掷20次. 其中,第一组的点数之和为5,6,7,8,9,第二组的点数之和为2,3,4,10,11,12. 如果掷出的点数和在哪一组,哪一组就算赢;孩子们纷纷选择第二组,因为第二组有6个和,他们都认为第二组6个数出现的可能性大. 接着,笔者让孩子们每人掷5次进行“数学游戏”. 经过孩子们的游戏,第一组赢. 接着笔者用统计图将孩子们所掷的点数进行统计,孩子们惊奇地发现:点数和是6,7,8出现的次数比较多,越往中间(例如6,7,8)出现的次数越多,越往两边(例如2,3,4,10,11,12)出现的次数越少. 通过儿童快乐的数学游戏,让孩子们卷入数学思维的漩涡. 在游戏中,儿童认识了数学充满“悖论式”的真理.

借鉴“生活原型”进行数学教学的策略还有很多,比如生活想象策略(让儿童进行空间想象,比如让儿童想象1厘米的长度、1平方厘米的大小等)、图形化策略(借助图形让所学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比如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时所画的图等)、比较策略(将数学中的概念和生活中的概念进行比较,比如质量概念、比的概念等)等.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利用种种“生活原型”促进儿童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儿童从生活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数学的“理性认识”,培养儿童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儿童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 为此,教师必须拥有一颗智慧的心,以便让儿童真正地感悟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实现并拓展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打亮儿童生活的精神底色,为儿童生命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支点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推进初中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的若干 摘 要:数学是抽象思维科学,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现从中学数学教育实际现状出发,论述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的必要性、主要模式等问题,最。

2、 妙借生活资源有效构建数学知识探究 摘 要:数学是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它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在数学学习中引入生活资源能为学生搭起。

3、 如何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130-01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践,并最终又运用于生产生。

4、 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问题 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却很少关注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关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

5、 联系生活实际,教好小学数学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加强数学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是学生学好数学,提高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

6、 小学数学知识巩固方法分析 摘 要:教师应课堂教学中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以及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此同时,应尽可能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来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