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电大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课程教学杂志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 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论文的标准格式模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新课程导学期刊 参考文献英语新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关于新课程标准语文论文 课程标准论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论文

关于课程标准论文范文 新旧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比的差异性分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电大论文 原创主题:课程标准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3

新旧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比的差异性分析是关于对写作课程标准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课程标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2017年2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正式由探索的实验阶段迈入全面提升阶段.这不仅是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进步,也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变革.为全面理解和深入落实新课程理念,从颁布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对新旧版课标进行对比尤为重要.不仅有利于明晰两版课标之间的差异、把握科学教育发展的方向,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标的能力,并为教科书编者提供修订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5-002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015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标志着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开始探索的新阶段.国际科学教育发展观的传播与拓展,科学课程面临着改革的新起点.2017年2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进入二次飞跃的全面提升阶段.作为占据重要节点的纲领性文件,对两版课标进行对比研究,有利于引导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落实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一、颁布背景的差异性

(一)2001版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

世纪之交,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日益突出:原有开设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适应和满足时展的需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势在必行.面对课程改革的大环境,小学科学课程也开始了新一轮变革.如何编制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兼顾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课程标准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2000年我国小学科学课标研制组对现行小学自然教学现状、社会发展对公众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等展开大范围调查,结合各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分析与借鉴,2001年成功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級)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此,我国正式将《自然》课改为《科学》课,小学科学课程开始走向探索的实验阶段.

(二)2017版课程标准的出台背景

2014年4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布,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由稳步推进逐渐走向全面深化.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初步建立起系统有序的科学课程体系.然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可操作性弱等问题.同时,国际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迫切要求,我国科学课程面临完善的需求和挑战.为进一步提升国民科学素养,深化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2017年颁布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由此,我国科学课程正式迈入二次飞跃的提升阶段.

二、课程性质的差异性

课程性质是指某门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对课程的基本定位.介于时代背景不同,两版课标对课程性质的定位也有差异.世纪之交,由于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理论体系和实际改革经验尚未成熟.2001版将科学课程定位为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关键词可归纳为“科学素养”与“启蒙”.十六年的探索实践,我国科学教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国民的科学素养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2017版课程标准将科学课程定位为基础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的有机统一,其关键词可概括为“提升”“综合”.

为进一步了解课程性质的具体变化,对两版课标展开了详细的文本对比.经过分析发现,两版课标对科学课程的基础性定位较为一致,差异性则突出表现为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的实践性意味着学生通过活动的方式学习课程,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体验、操作发现科学现象并对其进行推理论证.同时要贴合学生生活经验、具有情境性.综合性则体现了科学课程的本质属性.第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以大概念方式统领课程内容,横跨并联结四大领域,推动了课程内容的整合.第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体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手脑结合以及课堂协作能力等.第三,跨学科化倾向.强调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语文、数学等课程相互渗透,并提出具体的学科关联建议.新形势下颁布的课程标准在保留两者共性之外,对科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定位.

三、课程目标的差异性

课程目标是学生学完课程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最终要求和规定,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2001版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分目标、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等.2017版课程目标包括科学知识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一) 课程总目标的差异性

2001版以三维目标维度对课程目标进行规划和设计,具体描述了科学知识与习惯、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2017版首先从整体角度出发,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后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学生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叙述.相比较而言,首先,2017版课程的总目标表现了终极性特征,即通过对课程总目标的定义聚焦和指向学生学习课程之后所要达到的终极结果.而2001版没有明确定义课程总目标,而是以三维度方式描述,呈现出一定的分散性.其次,2001版没有提出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2017版则将其作为重点达成目标.

(二) 课程分目标的差异性

2001版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分目标,2017版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分目标.具体差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调整

2001版以三维目标为基准,独立划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2017版则将其拆分为“科学态度”目标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然而将三个课程分目标逐条对比之后发现:2001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第1、3、5条内容与2017版科学态度总目标的内容相对应;而第2、4、6条则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总目标的内容相对应,只是2017版叙述更为具体和详细.虽然模块的划分发生了变化,但构成相应模块的内容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课程标准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基于武夷品种茶生长环境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整合探究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项积极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开展好小学科学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加快学生科学探索意识的树立。近年来,随着素质教。

2、 新常态下小学科学教学新策略 新常态下的教育,当以人为本,遵从人性,尊重孩子的生命个性,解放孩子的身心,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他们不断尝试、直面挫折。新常态下的教育,会无。

3、 谈2019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的文化建设 长久以来,在文化演绎传承的过程中,课堂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平台正是由于有了课堂这个大舞台,教师才得以产生和发展,人类文明才得以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延。

4、 苏教版小学科学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改进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矿泉水瓶、塑料盆、输液管、醋精等常见物品,对教材中的“小苏打和醋反应”的实验进行改进,增强教学效果,方便学生自主实验,使学生在家。

5、 梳理修订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编者按:2017年1月15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育部表示,自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经过。

6、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必要性 摘 要:三级课程管理的出台打破我国的长期集权的课程管理制度,满足了不同地区学校的发展状况,可以表现出对学校新课程标准的开发是非常的必要的, 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