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盈余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论文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盈余管理的外文文献翻译 盈余管理硕士论文 应计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法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关于盈余管理论文范文 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国内综述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盈余管理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6

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国内综述是适合不知如何写盈余管理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盈余管理论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由于我国市场监管制度的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缺乏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全面整体多角度的论述.本文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管理层激励三个方面对国内现有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寻求研究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的新视角.

【关键词】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股权结构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一直是理论界、实务界以及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陆建桥(2002)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出的会计选择”,由于股東控制权和管理层的经营权分离,因此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 关系和信息不对称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对管理层作出的盈余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督,降低二者之间的委托 成本.本文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管理层激励三个方面对国内现有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回顾.

一、股权结构和盈余管理

(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现有研究关于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论尚不统一.在世界范围内,股权分散是发达国家大公司中存在的组织结构,而最典型的组织结构就是股权高度集中、以大股东为主的所有权结构.王化成和佟岩(2006)提出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越大,王昌锐和倪娟(2012)通过对沪深两市2007~2010年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和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这表明股权集中度高的控股大股东可能通过盈余管理剥削中小股东的权益,即“隧道效应”.王卫星和杜冉(2016)对沪市A股2012~2014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越集中,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同样说明了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存在“隧道效应”.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存在负效应.如杜光强和温日光(2007)提出公司股权集中度和盈余管理呈负相关的关系,因为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越高,独立董事越多,监督更有效,因此会计信息质量就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张俊瑞和马晨(2011)通过对2005~2010年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进行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财务重述发生的可能性越低,越能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二)股权制衡度

在我国普遍“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中,为了有效抑制大股东对公司利益的损害,公司的控制权应当由多个大股东分享,通过内部牵制达到大股东之间相互监督的效果,同时也保留了控股股东股权相对集中的优势.随着公司中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逐渐减少.游家兴和罗胜强(2008)用盈余信息质量反向替代盈余管理,发现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盈余信息的质量;王毅(2012)、黄雷和齐振勇(2012)也都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股权制衡度和盈余管理负相关的结论.然而黄新建和吴江(2007)年通过实证研究ST类公司发现,由于所选样本中公司大股东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因此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并没有起到抑制大股东进行盈余管理的作用;李孟寅(2011)运用规范研究指出股权制衡度对盈余管理同时存在正反效应.

二、董事会特征和盈余管理

(一)董事会规模

国内在研究董事会规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这一问题上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董事会规模越大,在决策时就会效率低下,并且各董事之间的沟通变得复杂,因而董事会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为管理层实施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于东智,池国华,2004).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董事会规模的适当扩大,能够容纳不同领域专业背景的人才,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有效抑制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孙金帅和梅世强(2011)以2006年120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综合研究董事会特征和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和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说明大规模的董事会提高了董事会的效率,加强了对管理层盈余管理的监管,明显降低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但江维琳和李琪琦(2011)对2004~2006年沪深两市民营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和盈余管理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张敦力和崔海红(2016)也发现董事会规模和盈余管理水平无关.

(二)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程度

从领导结构来说,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是否合一也是董事会独立性的体现.公司的领导权结构反映了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执行层的创新自由的空间,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将损害董事会监督公司管理当局的客观公正性,因此两职应当分离(孙金帅,梅世强,2011).高雷和张杰(2009)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会影响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质量,“两职合一”的总经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更容易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盈余管理,江维琳和李琪琦(2011)也认为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不利于发挥董事会的监督职责.因此两职分离,更能形成有效的董事会,增加董事会监督和控制经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能力,并能提高公司透明性(杨清香,张翼,2008).

三、管理层激励

(一)管理层薪酬

委托 理论认为,以业绩为基础的高管薪酬契约有利于激励高管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高管的自利动机驱使他们通过调高应计利润而多报公司盈余,避免管理层未实现经营业绩指标而使个人利益遭到损失.孙奕驰和申晔(2016)以深市A股2013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检验高管薪酬差距跟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同样得出高管薪酬差距和盈余管理正相关的结论;但唐洋和郭静洁(2010)发现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中,高管薪酬和盈余管理正相关,这表明高管薪酬激励并没有发挥治理职能,反而使管理层有机会进行盈余管理,黄良杰(2010)也曾提到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由于受到政府的干预,激励效果不够,并且所有者的缺位使得管理层有操纵盈余的动机.

总结:此文是一篇盈余管理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 文章编号:1003-6636(2012)01-0068-08;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摘要: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选择不同的会。

2、 公司治理对盈余质量影响文献综述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减少政府干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

3、 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关系 [摘 要] 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盈利能力普遍降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越来越多,成为企业管理中的焦点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资。

4、 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和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摘 要] 独立董事制度和机构投资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又同时作为公司内外部治理的核心,这两者的发展应该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公司。

5、 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管理治理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企业利用会计盈余调整财务管理策略,擴大利润空间,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但是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