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word文档论文格式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毕业设计文档 政论文范文 辩论文格式 毛概论文格式 张文娟论文 自学考文提纲 2018越南语论文题目 毛概论文改革开放 世说新语论文开题报告 正确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重要性是

关于喻文论文范文 从上善若水到文心雕龙的以水喻文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喻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0

从上善若水到文心雕龙的以水喻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喻文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喻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自古以来,人们喜欢用“水”这样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事物来比拟抽象的事理.从先秦诸子到《文心雕龙》,这种以水喻理的智慧大致经历从“体道”到“比德”再到“喻文”三个阶段,形成中国文论水性智慧的早期脉络.水近于道,体现中国文化的哲学思辨和形象言说.崇尚水德,表现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许多文论范畴、概念,如“源”“流”“清”“深”“浅”“滥”“润”等等,都是把文学艺术拟水化的暗喻.毫不夸张地说,关于水的基本术语,大多可以在《文心雕龙》中找到.这是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思维和言说方式——把水的存在状态作为文学艺术结构形式的象征,即“以水喻文”.举凡艺术构思、文学风格到审美批评等文学的系列流程,都可以看到《文心雕龙》的这一思维和言说.以水喻文彰显了刘勰文法自然的审美意趣.

关键词:上善若水;文心雕龙;以水喻文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6-0132-06

老子谈“道”,用人们最常见的“水”作比,让人们去体道悟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这样,本来无法把握的“道”虽不可言传也大体不难意会了.水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维柯说:“文化从水开始,人先感到水的需要,然后才感到火的需要.”①水是生命生存、发展的必需品,人体70%由水组成,有水就有生命,就有希望,就有灵性,有水人类才能生生不息.世界几大文明古国就产生于几个大河流域,对水的崇拜,几乎是世界各民族的共性.《尚书·洪范》言五行:“一曰水,一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将水列为“五行”之首,是构成世间万物的五种元素之一.仰韶文化彩陶有水涡纹;“大禹治水”的故事世代相传;我国第一部辞书《尔雅》就有“释水”部,《说文解字》更有大量以水为部首的汉字.这些都以文化遗传的形式,凝结了华夏民族与水相依为命,时而恨之时而喜之却无论如何也割舍不断的文化情结.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水的历史.正是基于对水的依赖,人类形成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一积淀也必然渗透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加之中国文化根植于深厚的农耕文化沃土,中国人对水有更深切的理解和体悟.这种理解和体悟渗透于文化的方方面面,大至军事政治,小到作文书字,深奥如天道地道,日常如待人处世,都不免从参悟水性中得到智慧.从先秦诸子到《文心雕龙》,这种拟水的智慧大致经历从“体道”到“比德”再到“喻文”三个阶段.以水体道,体现中国文化的哲学思辨;以水比德,表现中国人主张的人生态度;以水喻文,彰显中国文人偏爱的审美意趣.

一、以水体道

维柯说,人类心灵有个特点,“人对辽远的未知的事物,都根据已熟悉的近在手边的事物去进行判断”②.老子以水体道就体现人类心灵的这一特点.

“上善若水”典型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从平平常常的“水”中,先民们体悟出了无限深奥的生存智慧.可以说,中国文化的智慧富于水性水质,是水的智慧.这一水性水质渗透在中国军事智慧、政治智慧、人生智慧及文化艺术智慧等各个方面.

从现有文献来看,最早从水中领悟天地之道的还不是老子.《周逸书·武顺解》第三十二就说:“地道尚左,水道中流.”③其中就已经揭示“水道”与“地道”的某种内在关系.老子之后,以水体道的思维和言说大量出现.时代要在老子之后的郭店楚简有《太一生水》1—8简,说的是“太一”、水与宇宙万物创始的关系:

大(太)一生水,水反辅大(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太)一,是以成地等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④

此处“太一”又叫“元气”,是宇宙万物的创始,它超越天、地、阴、阳而存在,也可以理解为老子所说的“道”.“太一生水”跟老子所说的“水几于道”思想是接近的.古文字学家裘锡圭认为,《太一生水》“其思想和语言虽然有跟《老子》相合之处,但也有明显不合之处”,“虽然‘太一’可以认为就指‘道’,但是作为此篇主要内容的由‘太一生水’到‘成岁而止’的宇宙生成模式,跟《老子》四十二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模式仍有明显差异.此外,由‘太一生水’到‘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这一大段的文风,也显然跟《老子》不同”⑤.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水的智慧方面也是这样.《庄子·刻意》认为“水之性”有“天德之象”,因为水“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所谓“天德”可以理解为“道”,如此说来,这段话的意思接近老子所说的“水几于道”.可见,尚水崇道是道家的一条思想主脉.《文心雕龙·养气篇》中的“水停以鉴”就有道家清静养神思想的底蕴.《庄子·秋水》中“河伯”和“海若”可视作是水家族的代表,它们的对话揭示则是大与小的相对性,其言说的思辨性在于能够“舒展思想的视野,使人心胸为之开阔”⑥.其中“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这段话则直接启发出《文心雕龙·养气篇》中一句话:“精气内销,有似尾闾之波.”黄侃注:“尾闾,海东川名.”⑦

老子、庄子从水中体悟的是天地之大道,具体到军事政治等事功领域,其道理也能从水中体悟出来.就军事来说,最能体现中国人军事智慧的莫过于《孙子兵法》了.战争瞬息万变,其中的规律千变万化.怎么样才能把其中的道理说清楚说明白呢?孙武的办法是“以水喻兵”,他从“水形”得到了启悟.其《虚实篇》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形避实而就虚.水固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另《形篇》谓:“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势篇》曰:“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这些都是“以水喻兵”.孙武从日常习见之“水”体悟出兵道.水无形,兵也无形;水多变,兵也多变;水走低,兵就虚;水积势,兵也要气势;水不竭,兵则贵奇等把“兵形”和“水形”作了相似性对比,视“兵形”如“水形”.以水喻兵,把复杂而变化多端的军事理论形象生动地表述出来了.“兵形象水”说显示出中国军事智慧的水气灵性.

总结: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喻文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文心雕龙·明诗综述 摘 要:《文心雕龙·明诗》作为刘勰文体论方面的重要篇章之一,纵观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明诗》相关研究著述,其成果主要汇集在“持人情性”“感物吟。

2、 文心雕龙的语言艺术 摘要:《文心雕龙》是一部关于“文学”的书,是一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专著。同时它在语言运用上的成就也是不容忽视的,从声律、对偶和炼字三个方面分析了。

3、 文心雕龙虚静探微 [摘要]作为《文心雕龙》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术语,历来学者对虚静的含义有着不同的阐释和解读,以致发生争论。但是他们都没有把“虚静”放在原文中进行深层。

4、 文心雕龙·辨骚对屈辞传统经学化顺和背叛 摘 要:汉儒拘囿于以经解辞,“经义”,尤其是君臣伦理成為衡量文本价值的权威尺度,而漠视浸染浓郁荆楚文化的屈辞独特的艺术价值。刘勰一方面依照前人,。

5、 文心雕龙.原道第一探微 摘要:论文主要论述从《原道第一》首段中引出的三个问题:道的问题,道不是儒家之道,而是道家之道。它指的是自然规律;文的问题,它的具体含义有二层:天。

6、 叶长青文心雕龙杂记述略 叶长青(1899—1946?),本名俊生,字长青(又作长清、长卿),以字行,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付梓印行于1933年的《文心雕龙杂记》,是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