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高职院校学生现状 高职院校毕业论文 高职院校论文 高职数学论文 高职会计毕业论文 高职体育论文

关于高职院校论文范文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高职院校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3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是适合不知如何写高职院校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江苏高职院校排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不断完善,职业院校在近些年来得到不断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能力,为社会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校企合作一直是职业院校办学的重要模式.班级是职业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在班级管理中也践行企业化管理模式,能够深化校企合作,缩短职业院校的学生转换为企业员工的过渡时间,使学生更好地满足未来企业职场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并且提出具体的构建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班级管理;企业化;可行性;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144-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的多样化,并且对人才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为了保证培育出的人才符合企业岗位要求,校企合作成为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共同选择.高职院校为了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也推行企业化管理,使高职教育满足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主要指的是将适宜、合理的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以及企业组织等融入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使学生在企业化教育管理模式下,充分了解企业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就业.

1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推行企业化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1 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为班级管理企业化模式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并且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保证高职院校培育的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为此,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明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把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和企业职业技能紧密联系,并且以企业职业能力需求为重要的教学质量标准.职业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紧密配合,班级作为职业院校人才教育管理的基层单元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具有加高的可行性,并且校企合作也为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模式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模式的推行是市场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借助企业资源,实行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既能有效地降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成本,还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必须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在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化,从而实现职业院校的学生到企业员工之间的无缝衔接.

1.3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和企业管理具有一致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和企业管理是具有共同性和一致性的,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都是为职业院校教学宗旨相服务的,其主要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从而实现就业,满足企业岗位需求;而企业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保证企业生产质量,使其满足市场需求,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另一方面是管理理念的一致性.高职院校践行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性化管理.同时,现代企业也在推行柔性化管理、情感化管理理念.

1.4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具有相融性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推行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在实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和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建设实训基地,异以及顶岗实习等使企业文化慢慢地渗入到校园文化中,使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因此,通过多种校企合作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还能不断实现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使校企合作更加的紧密.

2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模式构建措施

2.1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综合素质

为了构建企业化班级管理模式,必须提升班级指导员和专业教师水平,使其更好地了解企业.基于此,班组指导员必须深入到企业生产管理中,从而更好地了解企业管理内涵,为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推行做好准备工作.并且一些辅导员并不是本专业出身,对该专业的就业以及工作环境并没有清晰的认知,通过深入企业可以使辅导员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就业方向,为班级企业化管理定好基准.同时,加强了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为院校技术研发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实际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为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坚实的保障.

2.2 高职院校企业化管理模式组织机构构建措施

为了践行高职院系班级管理企业化模式,必须先建立班级企业化组织机构.将班级看作一个公司,完全按照企业组织机构建立班级管理层,如,班级辅导员为班级公司的董事长,班长担任班级公司的总经理,班级团支书负责班级公司的政工工作,这就是班级公司的领导机构;其他班委担任班级公司的部门经理,是公司中层管理机构;而班级里的普通同学就是班级公司的员工,是公司基层执行者,具体可见图1.将班级完全按照企业组织机构进行管理,明确划分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合理规定每个人的工作范畴,转变学生的身份,使其适应公司管理环境,有效增强学生的岗位意识,使其在毕业以后能够较快地适应岗位.

2.3 用企业文化引导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班级管理氛围构建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践行企业化班级管理,需要引入一些适宜的企业文化,如团队协作、合理竞争、诚信等内容到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中来.将企业文化慢慢渗入的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在职业大环境下营造企业班级小氛围,实现班级和企业的有机融合,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岗位素养.

2.4 以企业规范为蓝本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企业管理制度和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还是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因此在某些管理内容上可以相互融通,将其应用到班级日常管理中.企业规范是企业每一位员工都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因此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必须引入企业管理规范,并且制度适宜的班级内部管理和奖惩管理制度.同时,还要结合高职院校班级学生特点,制定一系列的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对班级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投身到班级的管理中.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是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其实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适应企业环境,从而能够在未来快速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完美的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过渡,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和其他高等学校相比具有较大的不同,其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高职院校管理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实现企业化管理模式符合职业校园办学宗旨的要求,因此值得探究和分析.

参 考 文 献

[1] 徐付生.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构建[J].职教通讯,2013(26):70-72.

[2] 訾波,徐付生.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融入企业文化教育初探[J].管理观察,2011(23):144-146.

[3] 王成伟.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应用探析[J].职教通讯,2014(2):67-68.

[4] 郭莹.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创新管理模式探索[J].企业导报,2016(10):40-41.

[5] 尤影.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14,01:69-70.

[6] 张婷.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企业化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10:176-177.

[7] 吴晓亮,梁云云.校企合作背景下中高职对接组建“高职班”办学模式研究——以海南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1:252-253.

总结:此文是一篇高职院校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土建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 摘 要: 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期,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土建专业课程。

2、 生源结构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分析 摘要:现阶段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在生源结构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规模得到扩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这对班。

3、 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诚信教育探析 【摘 要】分析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针对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院校应重新构建毕业生就业诚信教育。

4、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干部培训工作探究 【摘 要】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干部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培训工作的方式方法,为高职院校做好干部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高。

5、 校企合作背景下本科高职联合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 【摘 要】本文提出本科与高职院校可以联合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阐述职业素养的相关概念,通过对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的探究,提出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6、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课程开发 【摘要】社會在不断的发展长大,同时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高职院校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仅仅局限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教育。专业人才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