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000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论文 中国饮食文化和传统节日论文 中国传统节日参考文献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论文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论文范文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传承和意义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中国传统节日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8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传承和意义是关于对写作中国传统节日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中国节日大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对传统节日风俗的传承也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心理状态.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视的春节更具民族特色,在各地风俗千差万别的中华大地,春节习俗在不同地区的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以安徽阜阳农村的春节习俗为例阐述传统节日习俗的传承和意义.

关键词: 传统节日 阜阳春节习俗 春节的文化意义和功能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民族文化特点的展现具有突出作用.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里传承历史最悠久,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作为民族节日的代表,春节蕴含着中华各族人民的思想情感并且彰显着独特的民族精神.

一、春节的起源

关于春节的起源,长期以来有着不同的版本传说,李翠华的《春节文化研究综述》(2014)认为关于春节起源的研究上形成了三种较流行的代表性观点,即腊(蜡)祭说、巫术仪式说、鬼节说.

在众多关于春节习俗文化的研究中,“腊祭”说是较能得到认可的.孔子曾有“百日之腊,一日之泽”的言论,说到“腊祭”时人们的庆祝活动,孔子也有以下说法来表达其观点,“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而不驰,文武不能也.驰而不张,文武不为也.”也就是说要注意劳逸结合,人们在春节能痛痛快快地休息,轻松愉快地庆祝,是为了犒劳一年来辛苦不易、殷勤工作的自己,也是为了来年取得更大的丰收做准备.

春节所以能在中华民族兴起并且能够薪火相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年终岁末是农业闲暇时期,人们有时间筹备各样的庆祝活动.二是寒冬腊月时节的气候条件不适宜生活,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很担心过不了腊月的坎儿,因此,人们热情为春节筹备各样活动能为老年人带来喜乐和增添一份暖意.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在人们心中备受重视.在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中国,各地的生活习惯有所区别,因此,各地的节日习俗自然也带有独特的地域色彩.安徽阜阳地处江淮平原,紧邻并且位于淮河以北,属于狭义的北方地区,阜阳地区的广大农村还保留着浓厚的春节文化和习俗,下文将以这片地域上的春节习俗为例进而阐述传统节日习俗的传承和意义.

二、安徽阜阳农村的生活状态

(一)春节习俗得以传承的条件

春节在中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节日,可谓是普天同庆的日子,不管是大人小孩还是富商贫民,春节总是能带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参和感.

我的家乡坐落在江淮地区的平原上,这片土地上没有高山矿产,也没有名胜古迹,它却养育了一代代靠种地为生的淳朴的父老乡亲.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很多人选择在农忙之后去外地打工,年轻夫妻多外出务工,一年最多回家一两次,分隔两地的父母和孩子难免要忍受思念之苦,而春节恰好为家人团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乡亲们习惯称春节为“过年”,因此,人们也总是盼望着早点过年.

传统节日的习俗往往在民风淳朴的地方更能得以保持.我的老家交通闭塞,人们一直过着朴实简单的务农生活,尽管不少年轻人在外务工,但是,春节将近之时,人们一回到家乡就能立刻切换模式,一身棉衣棉裤和草鞋的标配,一口地道的乡音,总能拉近人们之间的亲切感.

安徽人大多勤劳朴实,这点在徽商的特质上已经有切实的体现.生活在农村的安徽人更是一辈子辛苦操劳,祖辈老人的经历是典型的安徽农村人们一生的生活写照.他们早已习惯性地去扛起生活的重担,只是为了能给儿孙盖房娶妻,常常粗茶淡饭,过着清苦的生活.然而,春节的到来则一改人们平常节俭的生活,临近腊月,一股隐秘的兴奋和喜悦就已经开始酝酿,人们的脸上有微笑和轻松,眼睛里也充满希望.平常沉静荒凉的小村庄也开始重焕生机,似乎在为年节的庆祝蓄势待发.

(二)踏上归程为团圆

农历十一月份,人们就在筹划着买过年回家的车票,“春运”也是中国的特色现象,临近春节必定会兴起返乡热,这足以显示出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一年不赶,赶年三十晚”、“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很多中国人身体力行的观念,辛辛苦苦打拼一年,不管有多少收获,人们都会做好准备回家过年,即使摩肩接踵、在人海里摸索前行,那份回家团圆的切切赤子心也会驱使人们克服各种困难,奔着一个目标坚持前行,因为只有回家同祖先和亲人一起过年,人们才可能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坚固的精神依靠.

三、阜阳春节习俗概要

(一)风风火火迎新年

十二月份也就是腊月,这时才真正进入了春节的筹备阶段,“年味儿”也越来越浓.古代会有隆重的“腊祭”.要论逢年过节的主要庆祝形式,美食佳肴定然是必不可少的.

(二)美食佳肴的准备

1.以“炸”为主的年货

皖北的乡村因是旱田,主要种植小麦,食物也以面食为主.春节前每家每户都要炸“麻货儿”、炸鱼、肉和糖糕.人们之所以不辞辛苦地准备很多年货,其一是因为人们想借着过年的机会多吃点好的,犒劳一下辛苦一年的一家人.另一个原因则带有一点神秘色彩,据老辈人说在腊月里准备的东西不会像平常的东西那么容易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比较“主贵”,这也足以显示出春节的独特之处.“麻货儿”是我们家乡为过年而准备的独特美食,每家每户都会在腊月炸几十斤面的“麻货儿”.炸“麻货儿”的工序比较繁琐,常常需要三四个人一起完成.第一步:和面.这个过程是要求体力和技术兼备.因为要和几十斤面,所以,即使在零下几度的冬天,也会让人累到出汗,同时,面的软硬程度和咸淡也要求和面者准确把握,它会影响到“麻货儿”的最终成色.为了让它的口感更佳,人们会在面里放上鸡蛋和芝麻.和好的面要等它慢慢长开,中间可能还需要接面.第二步:盘条.这道工序至少需要两个人.一般会先准备好一个大盆,里面倒上油.一个人把之前和的面搓成细長的条状,另一个人则把面条一圈圈盘起放在油里面养着,为了尽快完成工作通常是两个人搓面.冰凉的面在手里面揉捏穿梭的感觉也很奇特,为了防止面断开,手的力度也要很好地控制.第三步:炸“麻货儿”.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这道工序至少需要三个人.一个人负责烧锅,一个人“逛面”,第三个人则负责炸.大家都喜欢烧锅的活儿,因为冬天能靠近温暖的火是件幸福的事,遗憾的是小孩子们是不能胜任的,因为火候的大小直接关乎到成品的色泽.“逛面”也是个技术活儿,有经验的人都能自制工具,把在油里养好的面一圈圈逛起拉直,然后交给炸的那个人.看着在油锅里翻腾的面,总是很期待它以“高颜值”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些工序虽然繁琐,勤劳的家庭主妇总能一个人胜任所有的过程.尽管每家都会炸,人们还是会送给左邻右舍让大家品尝,为的是能让彼此尝尝鲜或者相互学习改进.从小到大,我们几乎每年都能品尝到不同粗细和口味的麻货儿.另外,为了图吉利,炸“麻货儿”的过程中一般是不允许小孩子在旁边走动说话的,小孩子的一句“我渴了”或者“我饿了,想吃麻货儿”从大人那里得到的回应总是不受待见的,结果是毫无疑问地被赶出来.农村人们的忌讳和规矩总是很多,做出来的美食要先敬灶神爷,并且要家里的年长者拿着许愿.这一切的事情完成后,孩子们才被允许进屋品尝.

总结:此文是一篇中国传统节日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论全球化下中国传统节日的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的公共文化,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它是被赋予了特殊文化涵义的日子,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时间记忆。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

2、 微时代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 摘 要:微博与微信的普及成就了“微时代”强大的传播功能,“微时代”以新技术提高了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关注度,增强了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宣扬的“节。

3、 妈祖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摘 要:妈祖文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汉族民间信仰,妈祖文化中的“仁爱、正義、勇敢、和平”精神是民间文化中典型的正能量,体现了汉族海洋文化的一种。

4、 现今布衣类服饰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探究 摘 要: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款式的需求更加多样,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服装设计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并在新老服装设计研。

5、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传承和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很多设计师开始萌生复苏传统文化的概念。然而,想要真正发挥中国传统。

6、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党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1-000-02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