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本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戏剧鉴赏论文 戏剧文学杂志 戏剧杂志社网站 戏剧类杂志 戏剧戏曲学学术论文集 戏剧文学杂志社 戏剧表演论文题目 戏剧理论参考文献

关于戏剧论文范文 简析中西戏剧文化差异文化精神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本科论文 原创主题:戏剧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9

简析中西戏剧文化差异文化精神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戏剧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戏剧订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摘 要]由于具有不同的文化根基和文化传统,中西戏剧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体现各自独特的文化精神.通过比较中西戏剧在主题旨趣、题材内容、表现手法、情感基调等方面的不同,分析对比中西戏剧的文化差异,进而印证其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精神.

[关键词]戏剧;文化差异;中西对比

[中图分类号]I0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121 — 02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既有对现实的客观展示,又有人物在客观环境中的主观内心状态,因而兼具叙事的客观性和抒情的主观性.同时,戏剧天生所具有的“表演”属性,让它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层面,更被称为是包含了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的“第七项艺术”,是由剧本、舞台和演员共同构成的“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中西戏剧具有不同的文化根基和文化精神,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两大基本体系,即以中国古典戏曲为代表的东方戏剧体系,和以欧洲传统话剧为代表的西方戏剧体系.从起源来看,中西戏剧都源于古老的祭祀仪式:中国戏剧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对祖先或神灵的祝颂仪式,而古希腊祭祀酒神的颂歌则被认为是西方戏剧的源头.从发展来看,中国戏剧至宋元才趋成熟,发展晚于诗歌、小说;欧洲的戏剧在很早就是一种辉煌的文体了.中西戏剧不同的发展历程,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心理,进而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精神.

一、伦理精神和宗教精神

中西方戏剧的主题旨趣有根本不同.中国古典戏曲尚善,刻意将戏剧的主题拔高到道德层面,体现中国自古有之的伦理精神;西方传统戏剧尚真,通过演绎生活来表现信仰和价值追求,体现西方的宗教精神.

中国剧作家的创作理念是伦理的,寓教于戏,起感化教育作用,在古代有益于名教、风化、民情.在“道德至上”的艺术标准下,中国古典戏曲创作容易带上有色化和标签化的束缚,人物和情节的设置符合伦理规范,容易写成红脸白脸、好人坏人,树立典型的人物形象,而不在人性上深入挖掘.“儿女情长,长到结婚为止;英雄气短,短到大团圆,不再牺牲了.”〔2〕(p.351)由此可见,中国戏剧的“政教意识”十分浓重,体现中国传统的道德教化和伦理精神.

西方戏剧的主题旨趣和之不同.自古希腊起,西方戏剧就建立了“揭示人类生存的矛盾性和悲剧性”这一传统,对人生和宇宙始终怀有一种强烈而执着的叩问精神,让观众感受到人和自然的冲突,善和恶、灵和肉的搏斗,以及对人的灵魂的拷打,从而产生一种宗教式的震撼和敬畏.如《俄狄浦斯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美狄亚》等,通过揭示命运和生命尊严、神性和人性、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冲突,追问和思考人类的终极命运,体现浓重的哲学意识和宗教精神.西方戏剧以理性和信仰两大力量为支撑,大量取材于神话和宗教,通过后世的改编和演绎,不断强化宗教意识和信仰的力量,更加体现宗教精神.

二、人本主义精神

人本主义精神是中西方戏剧都具有的文化精神,然其含义和侧重有不同.

中国人本主义以人为中心,重人伦轻自然,以仙界喻人间.元杂剧中独特的神仙道化剧,借用“神仙道化”的外壳,追求人的精神超脱和逍遥,否定人世名利对人的羁绊,体现人的价值.如《黄粱梦》、《岳阳楼》中所谓的“神仙”,其实都是穿着道服的文人.他们往往拥有超人的神奇法术,能够超越天人,超越生死,实际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元代民族压迫深重,科举考试时行时辍,儒生失去仕进机会,地位下降〔4〕(P.190).这些文人在现实中压抑受挫,怀才不遇,进而重新审视社会,调整人生理想,借道家的思想和文化,在戏剧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实现另一种人生理想和价值.此外,在中国古典戏曲中,人是始终凸显的主题,在天地万物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主导和支配的作用.

西方人本主义强调作为个体的自由和权利,尊重人的 .古希腊神话和悲剧中的神都具有人性,个性鲜明、活灵活现,甚至和人间女子恋爱,充满人的 和追求.在后来相关题材的戏剧创作中,人本主义精神贯穿其中.文艺复兴之后的戏剧宣扬“人文主义”,更加强调人的价值,塑造出了许许多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敢爱敢恨、热情奔放,体现人本主义精神.

三、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重视整体价值,强调个人要服从整体,倡导“忠孝至上”,即个人在家要“孝”,延伸到国家要“忠”.人生价值要通过“忠”来实现,科举入仕的目的就是为了忠君报国.中国古戏的主旋律是忠君,戏中的读书人都以考取功名为志向,实现人生价值,因而“赴京赶考”、“喜中状元”是很多戏的必备情节.有的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总是在结尾处写上“皇恩浩荡”、“天子圣明”等字眼,以宣扬自己忠君爱国的思想;而在设置结局时,往往以主人公一举夺魁,皇帝出面赐婚或表彰的形式出现,功成名就,皆大欢喜,如《香囊记》等.由此可见,作者意在宣扬“忠君”思想的目的非常明显,通过种种方式体现个人服从国家的整体主义精神.

西方价值观宣扬个人的自由、平等,体现个人主义,且由来已久.希腊神话和史诗中就已产生个人主义的渊源,基督教文化也体现着个人主义色彩.“文艺复兴”之后的戏剧创作多塑造极具个人意识的人物,体现个人价值.到了19世纪,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将个人主义发挥到极致,他笔下的个人主义者们都是孤独的站在大众和常规的对立面,是集体的反对者.如在《人民公敌》中,斯多克芒是一个绝对的个人主义者,他孤身和大多数人对抗并以此寻求个人表达,宣称“少数人总是对的”.可见,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已成为一种传统,贯穿始终.

四、和谐精神

(一)表现手法:天人合一和天人二分

受舞台条件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中西戏剧在各自追求艺术和谐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中国传统戏剧遵从“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在表现手法上多以写意为主;而西方戏剧多体现出“天人二分”的特点,以写实手法为重.

总结:这篇戏剧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西思维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摘要】语言和文化是思维方式的体现者,同时思维方式又是语言和文化的指导者,文化是众多心理者不同特征的集体表现,而思维为语言的生产和发展奠定了根本。

2、 李建盛好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 一座伟大的城市总是有其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博大深厚的文化,它们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它们为艺术家提供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和源源不断的美学灵感。

3、 论古代书院功能和文化精神 摘 要:书院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载体,起源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以讲学、藏书、供祀三大功能为主,还具有藏书修书的信息资源整合功能、著书刻书的。

4、 论萧军乡土情结关东文化精神 摘 要:乡土情结是萧军的重要情感体验和文化支点,是小说文本显在的美学特征之一,呈现为对乡土的牵挂、眷恋、挚爱、忧虑、厌恶、仇恨等为基本元素的复合。

5、 追寻一个伟大民族文化精神价值 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读到了由李延国和李庆华合著的抗日题材的历史反思型报告文学《根据地——共产党人不能忘却的记忆》。作。

6、 兼容中西学校文化空间表达 1916年12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让北大成为当时乃至今天全国最有影。